大暑节气的特点和由来有哪些?大暑节气在所有的节气中排行第十二,这个时候的太阳到达黄经120度。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大暑节气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暑节气的谚语或古诗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
一、大暑节气的特点和由来
大暑节气的时候真实三伏天,这个时候我国的气温也是最高的,全国很多地方都是干旱少雨的,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,俗称的“三大火炉”也最旺。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,如苏、浙、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,滴雨似黄金。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,则预示以后雨水多。农谚有“大暑有雨多雨,秋水足;大暑无雨少雨,吃水愁”的说法。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,但雨水却最丰沛、雷暴最常见,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。这里有谚语说:“东闪无半滴,西闪走不及”。意谓在夏天午后,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,雨不会下到这里,若闪电在西方,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,要想躲避都来不及。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,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:如短期预示的有“大暑热,田头歇;大暑凉,水满塘”;中期预示的有“大暑热,秋后凉”;长期预示的有“大暑热得慌,四个月无霜”、“大暑不热,冬天不冷”、“大暑不热要烂冬”等。大暑节气的很多谚语都是跟天气状况有关,也是古人经过多次试验的出来的结果,在这个节气中也会出现比较多的自然灾害,所以,出门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。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?特点是什么?

二、大暑节气的谚语或古诗
1、《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 》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
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。
鹰鹯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
2、《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》
才非谷永传,无意谒王侯。
小暑金将伏,微凉麦正秋。
远山欹枕见,暮雨闭门愁。
更忆东林寺,诗家第一流。
3、《小暑劝农辞 》
两旬赤日过黄梅,稻针渴水田生埃。
人情方忧去年魃,天意突回小暑雷。
披蓑走劝耕侣,斗柄指丁宜艺黍。
四方水旱吾不知,近与村邻纪晴雨。
4、《喜夏 》
小暑不足畏,深居如退藏。
青奴初荐枕,黄妳亦升堂。
鸟语竹阴密,雨声荷叶香。
晚窗无一事,步屧到西厢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暑节气的特点和由来、大暑节气的谚语或古诗全部内容,大暑节气天气是很热的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
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、谚语有哪些?
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?寓意和传统?
小暑节气的风俗活动、特点是什么?